张斌会长参加全国政协代表团考察法国艺术
10月27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欧阳坚率领全国政协考察团在法国文成联谊会会长朱良顺及协会骨干成员的全程陪同下,先后走进世界艺术殿堂卢浮宫与法国美术家协会,通过深度探访、专业对话与艺术交流,沉浸式感受法国艺术的深厚底蕴,为中法文化交流互鉴注入新活力。

当天上午,巴黎阳光和煦,全国政协考察团一行抵达卢浮宫时,卢浮宫对外关系负责人马瓦·阿卜杜(Maoua ABDOU)和讲解员已在入口处等候,以法式礼仪热情迎接。“卢浮宫不仅是艺术藏品的殿堂,更是人类文明对话的空间。”阿卜杜在引导考察团进入展厅时,首先介绍了卢浮宫的历史脉络,“从12世纪的防御堡垒,到如今拥有40万件藏品、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的艺术圣地,这里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化记忆。”
在“镇宫三宝”展区,讲解员以生动的讲解带领全国政协考察团走进艺术经典。站在《蒙娜丽莎》前,她指着画作中人物的眼神与嘴角:“达·芬奇用‘晕涂法’让蒙娜丽莎的微笑充满层次,你从不同角度看,会感受到细微的情绪变化——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极致体现,强调对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的探索。”随后,在《维纳斯雕像》前,讲解员解读道:“这尊雕像虽缺失双臂,却以完美的人体比例展现了古希腊对‘和谐之美’的追求,她的姿态既庄重又灵动,至今仍是西方雕塑艺术的典范。”而在《胜利女神雕像》前,阿卜杜特别强调作品的动态张力:“你看她展开的双翼、飘动的衣褶,哪怕没有头部与双臂,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胜利的激情与力量,这正是古希腊艺术‘以形传神’的魅力。”
讲解过程中,全国政协考察团成员不时驻足凝视,与阿卜杜交流细节——从颜料材质到创作背景,从艺术流派到历史影响,深入挖掘每件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展现出对西方经典艺术的严谨探索态度。
“此次卢浮宫之行,是一次‘沉浸式’的艺术学习,更是一次文明对话的实践。”欧阳坚副主任在考察中与随行人员交流时表示,“这些经典作品之所以能跨越时空、打动世界,正是因为它们承载了人类对美、对精神世界的共同追求。”他进一步指出,中法两国都是文明古国,都拥有深厚的艺术底蕴,“从徐悲鸿、林风眠等先辈将西方艺术理念与中国传统绘画融合,到如今两国艺术家的频繁互动,文化交流始终是中法关系的重要纽带。我们此次考察,不仅是为了学习借鉴法国艺术的优秀成果,更是为了寻找更多‘共鸣点’,推动中法文化在新时代实现更深层次的互鉴共赢。”
当天下午,全国政协考察团一行来到法国美术家协会,协会会长雷米艾融携多位艺术家热情接待。法国文成联谊会会长朱良顺在交流中介绍:“法国文成联谊会成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搭建中法民间交流的桥梁,尤其是在文化艺术领域,我们多次组织中法艺术家联展、采风等活动,就是希望让更多法国朋友了解中国艺术,也让中国艺术家能更深入地感受法国艺术的魅力。”他向全国政协考察团表示,此次能陪同欧阳坚副主任一行考察,既是对联谊会工作的认可,更是一次难得的“深化交流”机会,“接下来,我们计划联合法国美术家,开展中法青年艺术家线上对话等形式,让两国年轻艺术家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为中法文化交流注入新的青春活力。”
在法国美术家协会的展厅内,全国政协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协会艺术家的最新作品,涵盖油画、雕塑、版画等多个门类。欧阳坚在与雷米艾融交流时,特别关注法国当代艺术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法国艺术始终在引领世界艺术潮流,而当代法国艺术家依然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这种‘不断突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邀请法国美术家协会组织艺术家赴中国交流:“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从敦煌壁画到水墨丹青,从传统工艺到当代艺术,都期待与法国艺术家展开对话。相信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能让两国艺术在互鉴中实现共同发展。”雷米艾融对欧阳坚的提议表示热烈响应,他表示:“法国美术家协会一直关注中国艺术的发展,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境’‘留白’等理念,对很多法国艺术家都有启发。我们非常期待能有机会带领艺术家赴中国考察交流,深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共同创作更多展现中法友好的艺术作品。”
此次欧阳坚副主任率领全国政协代表团考察法国艺术,不仅是一次对法国艺术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对中法文化交流的“再赋能”。从卢浮宫的经典对话到法国美术家协会的务实交流,全国政协考察团以“艺术为媒”,搭建起新时代中法文化互鉴的新桥梁,为推动中法文化交流走深走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温暖的文化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