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京津冀”2025文旅产业交流对接暨人才培养活动举办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京津冀合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之年。为持续深入推进京津冀文旅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与北京朝阳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魅力京津冀”2025文旅产业交流对接暨人才培养活动于9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E9区创新工场举办。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雄安新区,以及云南、山东、河南、陕西等多个省市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70余人参会。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激发三地消费活力”,活动通过启动仪式、专家授课与研讨、项目推介、实地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推动京津冀文化、商业、旅游、科技、体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共建三地文旅资源新平台,助力京津冀文商旅体产业全面融合、高效发展。
启动仪式上,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京津冀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不仅是对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未来发展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积极搭建京津冀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发挥协会在资源对接、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与天津市文旅局合作共建“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与河北省文旅厅合作共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与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共同推动成立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天津中心、河北中心,持续发挥京津冀各自优势,紧密围绕区域发展重点,推动三地在产业聚集、业态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我们还将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部署要求,通过自身资源优势打造区域交流协同平台,加强京津冀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产业交流合作,为京津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金鹏表示。
活动上,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紧扣文商旅体多行业融合发展的脉搏,探讨如何从政策、产业等多种路径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激活文体旅消费新动能。北京市朝阳区文旅局的刘卉科长详细解读了朝阳区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扶持政策,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郭琪对北京朝阳国家文创实验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主题进行推介。
在专题教学和案例分享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笑宇,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张从龙,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沉浸式文旅产业专委会主任卜希霆等专家学者,围绕“十五五”时期文商旅体消费新生态构建、文体旅消费新趋势、人工智能助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等热点议题进行授课和互动研讨。798和首钢园以自身为例,分享了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探索。北京E9区创新工厂市场运营负责人郭超、天津拾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宇曦、河北守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曹胜磊进行了项目推介。
授课结束后,与会代表走进郎园Station、798园区,详细考察文化产业园区高端化、专业化、特色化运营管理的策略和经验,对文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实践有了更直观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如今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分工越来越明确,产业链和创新链也在加速融合。这次我们专程来北京朝阳,就是向这里优秀的企业学习‘取经’,希望能把好的经验带回去,提升自己的运营和管理水平。”参与活动的企业代表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