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当清凉的山风拂过,观众置身在泰山山水间,观赏着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演出,震撼而浪漫。
据悉,《中华泰山·封禅大典》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泰山的自然山水为背景,以泰山文化为主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泰山封禅、民俗风情融为一体,浓缩成70分钟的山水实景演出。16年来,这场演出已成为泰山旅游的标志性项目。
自2024年底开始,山东泰安市全面启动《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升级改版工作。经过半年精心打磨,于2025年5月1日正式首演。升级改版后的“封禅大典”“五一”假期上座率同比增长39%,净收入同比增长57%。截至7月31日,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单日最高观演人次突破3200人。据泰安市泰山封禅大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曹博文介绍,改版后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火爆极大地带动了周边消费链。据不完全调查,演出场地周边3公里范围内,酒店入住率同比提升50%,餐饮店铺营业额平均增长60%,旅游商品销售额增长达50%。
“观封禅,识泰山”。通过一场剧,认识一座山,爱上一座城。在泰安,除《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外,一个个精心打造的实景演艺项目,成为留住客人、扩大消费,助力文旅“破圈”的重要因素。今年暑假期间,泰安肥城市“梦幻桃花源”景区人气火爆,游客可参与互动游戏,感受肥城“桃文化”,观看《桃缘奇遇记》;岱岳区九女峰片区打造的“故乡的月”沉浸式演出,已成为九女峰的标志性文化品牌,激活了该片区的“民宿经济”……
“演艺经济”正成为吸引游客、拉动泰安文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泰安市深入践行文化“两创”,持续做好“泰山+”文章,塑造更多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用故事思维和场景思维创新性讲述地方历史文化故事、将“流量”变“留量”的生动实践。
“一个好的演艺产品,能激发观众了解、探寻当地历史文化的兴趣,‘以演促游’的模式揭开了文旅融合新范式——演艺IP成为本土文化的‘动态展览馆’,推动游客有效延长停留时间并衍生二次消费。”泰山文化研究专家吕继祥说。
“白天看景,晚上观演”成为来泰游客的常态化选择。2024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942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2.7亿元,分别增长12.3%、12.6%,登泰山游客连续两年超800万人次;外地游客平均留泰时间达到2.12天,同比提高10.4%。据初步测算,今年1月至6月,泰安旅游总人数达4286.31万人次,同比增加8.96%,旅游总收入415.65亿元,同比增长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