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2015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陈发奋: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文化部工作。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我在这里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阖家幸福、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这样一个饱含传统文化气息的日子,我们举行文化部2015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着重向大家介绍“欢乐春节”、对外文化展演、海外文化中心建设等对外文化工作情况,可以更加突显对外文化工作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首先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和同志:文化部外联局(港澳台办)局长谢金英同志;文化部财务司副司长燕东升同志;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新闻总监王洪波同志。下面请外联局(港澳台办)谢金英同志介绍2015年对外文化工作总体情况。
文化部外联局(港澳台办)局长谢金英: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文化部外联局(港澳台办),对各位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对外文化工作的总体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将文化软实力的强弱与国运兴衰联系在了一起。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对外文化工作的使命正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对外文化工作的工作方向与党中央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相契合。新时期的对外文化工作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核心任务,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整体对外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外文化工作在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中国核心价值理念的同时,也将提高我国文化开放水平,将各国优秀文化“请进来”,让人类文明精粹为我所用。这些年来,尤其自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对外文化工作在广度、深度和高度上均有重大突破,有效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首先,工作范围覆盖全球。我们已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签署文化合作协定的国家有146个。这些年我们在国外开展的“中国文化年”、“中国艺术节”等各种文化品牌活动遍及各大洲。特别是“欢乐春节”活动,2014年“欢乐春节”活动在112个国家和地区的321座城市举办,2015年活动范围有所扩大,据现在我们掌握的信息,在118个国家和地区将近有800多项大型活动,800多项只是指大型活动,还有很多小型活动。作为自主海外文化阵地的中国文化中心,目前总数已达20个。
其次,工作内涵不断深化。通过深层次思想文化对话,加深了与国外智库和学界的相互了解。“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和“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反响热烈,一支对我友好、为我发声的国际“中国学”队伍正在逐渐形成。多边国际文化合作不断深化,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平台的有效利用扩大了我文化话语权。
再次,工作高度持续提升。为落实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体现“亲、诚、惠、容”理念,举办了“东亚文化之都”、亚洲艺术节等重要活动,并通过援助缅甸举办东南亚运动会开闭幕式等,开启了大型对外文化软援助先河,我们原来对外援助主要是经济领域工程项目的建设,文化方面的软援助还是比较少。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举办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系列活动,有效夯实沿线国家民意基础。此外,对外文化贸易体系逐步建立。市场主体更加多元,民营资本开始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重要力量。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相继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建立,特别是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已成为上海自贸区在文化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抓手。
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对外文化交流盛况空前。丰富的对外工作实践,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服务于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整体对外文化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二是坚持交流与贸易双轮驱动,既通过交流展示文化魅力,又通过市场渠道推动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三是坚持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尊重各国文化独特性,倡导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间平等对话、彼此欣赏,敢于和善于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交流中博采众长,在合作中自我完善。四是坚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切实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文化工作格局。
谢金英:2015年,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服务国内外工作大局,推动文化外交发挥独特魅力。配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全球及网络开展主题展览等活动。紧密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统筹全国文化资源,积极策划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活动,办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系列活动、中阿合作论坛等重点项目。继续按照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践行“亲、诚、惠、容”理念,着力办好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第二届“东亚文化之都”、第七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以及近10个周边国家的建交周年活动。此外,办好第八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俄罗斯主宾国活动、第六届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中国主宾国文化活动、中英文化交流年、赫尔辛基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南非中国文化年、智利中国文化年等重点文化外交活动。
二是加强思想对话,深化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继续办好“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及“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逐步将活动打造成国际著名的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品牌。三是加强机制建设,使对外文化交流提质增效。推动各项文化交流机制不断成熟,继续办好上合组织文化部长会议、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部长会议。办好上海国际艺术节、“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对外文化“主场”活动。积极参与中美、中俄、中英、中法、中欧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
四是持续打造品牌,提升“欢乐春节”的国际影响力。全面推进欢乐春节活动“品牌化”、“本土化”、“市场化”运作,汇聚各方资源,进一步提升2015年及未来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品质和影响力。“欢乐春节”活动从1月下旬已经拉开帷幕,如果大家现在关注网上或者文化部文化传通网的“欢乐春节”专题网站,大家可以看到在世界各大洲“欢乐春节”活动已经拉开了序幕,有些国家的政要也参加了我们的活动。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
谢谢谢金英局长。下面请财务司燕东升同志介绍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情况。
文化部财务司副司长燕东升: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把海外中心文化建设的情况做个通报,我主要讲以下几方面原则:一、设立原则。根据国家对外关系的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兼顾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所在地等多个层面,先易后难,合理布局,创造条件,初步推开。海外文化中心由文化部直接领导,我驻外使(领)馆对文化中心予以政治指导。
二、设立程序。两国政府以签署政府文件或互换外交照会的方式确认文化中心的设立,根据驻在国的具体情况,机构性质上采取外交机构、慈善机构、非盈利组织、公共公司等多种形式。在认真细致的调研工作基础上,综合考虑中心机构性质、功能需求、驻在国法律、税收等实际情况,确定中心选址,经建设(装修改造)后,完成中心业务办公用房的建设工作,中心正式对外开展工作。根据《中国驻外文化中心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文化中心的选址一般应位于驻在国首都或主要城市的城市中心,选址要充分考虑开展活动需要,公共交通便利,靠近文化教育区,环境适宜、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条件良好,便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工作。
目前,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规模为2000-5000平方米,主体功能包括教学区、公共活动区、办公区和附属用房。主要内容包括多功能厅、展厅、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培训教室和办公用房,具体面积要考虑筹建模式和两国文化交流的情况合理确定。需要说明的是,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设施是文化中心开展活动的基础和平台,但文化中心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此,各个文化中心依托这个平台,到所在城市的其他文化场馆、其他城市甚至邻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建设模式。目前,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置地建房。在已经投入运行的中心中,毛里求斯、贝宁、开罗、柏林、曼谷、墨西哥等6个中心采取这一模式。优点是可以完全按照文化中心的功能和需求来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心开展各项活动的需要。缺点是建设周期较长。二是购置现房。巴黎、马耳他、首尔、马德里、莫斯科、哥本哈根等6个中心采取这一模式。三是租用现房。东京、乌兰巴托、尼日利亚、悉尼、斯里兰卡、老挝、巴基斯坦、尼泊尔等8个中心采取这一模式。在这三种主要模式中,其中,柏林中心采用定制化建设方式,巴黎中心购置后再行扩建,老挝中心租用现房后继续开展新建工作。具体采取哪一种模式是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需要确定的,总体上把握“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四、进展情况。1988年,我国在毛里求斯和贝宁设立第一批海外中国文化中心,2002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埃及、法国、马耳他等国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一大批国家签署了设立文化中心的政府文件。截止2014年底,投入运营的文化中心已达20个。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13.36亿元。
五、建设资金来源。海外文化中心的建设由中央政府主导,以中央财政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在财政部的支持下,文化部设立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海外文化中心的建设和租赁等方面的支出。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文化部在积极探索,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所以文化部也在探讨借助国家援外项目、与地方政府、中资公司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合建,接受驻在国官方、民间或华人华侨的支持和捐赠等多种模式。同时,文化部还设立了中国文化之家,作为文化中心的补充形式,2014年12月31日,文化部与云南新知集团合作建设的首个中国文化之家——“金边中国文化之家”在柬埔寨金边正式揭牌。
六、2015年海外文化中心建设计划。2014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完成了房产购置,2015年上半年将揭牌。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经过近3年的建设已经基本竣工,2015年将揭牌投入使用。此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几个中心也将尽快揭牌。2015年初完成了瑞典、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家的选址调研,如果情况顺利,2015年有可能投入使用。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燕副司长。下面请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新闻总监王洪波同志介绍对外文化展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