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文化产业”一词开始进入冰城大众的脑海,十年间,冰城做过无数的文化产业梦,十年后,文化产业开始进入到市民的生活。这十年,是冰城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十年。这些负载着城市精神内涵的文化产品,将这座城市的软实力变为硬实力。
一个人的产业宏图
不远处,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正在施工,即将带来的是畅通与繁荣。平房区渤海路9号黑龙江省动漫产业发展基地3楼,一拨接一拨的客人来了又去,王志强不停地迎来送往。一会儿谈与高校的实习合作,一会儿讨论雪娃形象产品的开发,一会儿研究立体书的面市细节。这些,都是他近期的工作重点。
2005年,看到文化产业广阔发展前景的王志强放弃公务员身份,进入动漫行业。2009年,52集动画片《雪娃》在央视播出,“雪娃”成了国内动漫界的知名“人物”。
从业十年,如今“雪娃”们终于要真正走向市场了,其各种衍生品将成为哈尔滨的旅游纪念品。“雪娃”是王志强眼里未来的“摇钱树”,但这样的“摇钱树”可不只有“雪娃”,尽管“雪娃”们直到现在还在成长过程中。
在去年的深圳文博会上,记者看到过王志强的立体书《恐龙》:当你把手机放在书上时,平面上的恐龙立刻站起来,摇头摆尾扭动,同时手机传出相应的配音讲解,一本看似普通的书瞬间“活”了。目前,这套书正在出版制作中。对于雪娃文化公司的未来,王志强还有很多想法,比如用高清投影仪将动漫投放在雪山,成为旅游景观;比如以雪娃的故事为依托修建大型儿童雪上乐园,打造一个冰雪“迪士尼”等等。
一个点,一个点,一片围绕着雪娃等动漫人物的文化产业宏图就在他心中这样勾勒成形。
一个转身就会遇见
如果说王志强的心中的宏图是冰城文化产业的明天,那么我们可以回到现在,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冰城文化已经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商品,进入我们的生活。
3岁的州州一个多月前迷上了动画片《云奇飞行日记》,而州州刚上小学的表姐文萱也通过收看《小豆豆成长记》,为成长中的疑问找到了答案。州州的妈妈了解后惊讶地发现,这两部动画片都是纯粹的“地产货”:《小豆豆成长日记》里的学校原型,不就是兆麟小学吗?就是我的母校啊!“这么受孩子们欢迎的动画片竟然出自家乡,让我们这一代看日本、美国动画片成长起来的人难以想象!”
目前,哈尔滨新媒体产业基地年动画生产能力已超过4万分钟,生产制作分钟数已跻身于全国十强基地。品格公司出品的《云奇飞行日记》获得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最佳动画片奖;新洋科技公司高清三维动画《寻宝传奇》在巴黎中国电影节荣获最佳动画片奖。截至2013年底,基地实现销售收入38726万元,税金1372万元。
动漫产业进入市民生活只是反映了哈尔滨文化产业的一个方面,其实,小到传统手工艺品、地方特色鲜明的服饰、家居用品、美术品,大到原创音乐剧……甚至文化旅游城,哈尔滨的文化产业已经融入市民的生活,让人离不开,也不想离开。
一片沃土有树参天
有人说,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差异化主要源于文化地方性的创新。哈尔滨虽然还很年轻,但她独特的异域风情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在众多城市中显得个性鲜明。正是这独特的文化积淀,滋养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产业。
各种风格的欧式建筑为麦秸画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素材;广阔的黑土地和白桦林是漆画最受欢迎的选题;色彩绚烂的冰灯赋予亚麻饰品以灵感;萨满文化让牛皮画制品拥有了灵魂……
截至目前,哈尔滨已建成国家级示范基地5个,省级示范园区基地19个,其中5个园区(基地)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4年,万达文化旅游城、印刷出版文化科技产业园、同源“小笨熊”阅读视听互动平台等29个文化产业项目在建复建,年内总投资45.2亿元。
2013年,我市文化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8%;文化批零业实现增加值62.62亿元,增长18.2%;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3.57亿元,增长25.8%。
眼下,还有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满足多样化文化需求。可以预见,当文化有了产业的给养与推动,它就不再曲高和寡,而城市则将处处彰显浓郁的文化氛围,品位、内涵得以提升,文明程度也将得以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