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从民营电影看电影产业改革

2014/08/19 16:29:06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大中小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二大电影市场,在中国电影市场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民营电影公司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十几年可谓民营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万达影业、乐视影业等一批知名电影公司品牌。丁亚平主编的《当代中国民营电影发展态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作为中国民营电影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民营电影产业进行了全方位考察,视野开阔,既包含产业政策与发展战略分析,也有对民营电影整合与重组、院线和营销策略以及公司品牌建构和国际化转型等系统解读,资料翔实,观点鲜明,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民营电影的发展壮大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本书研究者指出早在1993年,民营资本已经占电影投资一半以上,只是限于当时的制度环境,民营公司只能以挂靠国营制片厂以及购买厂标的方式完成电影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鸦片战争》等影片的拍摄资金主要来自社会集资。直到新世纪电影产业化改革之后,民营资本才可以光明正大地参与电影生产和放映,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当代中国民营电影发展态势研究》一书是电影界多年来对民营电影最系统、最有深度的研究专著。

  民营电影本身是中国民族电影工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然产物。计划经济时代有很多大型的国营电影企业,这些企业有过辉煌时期,拍摄过很多经典的电影,但是这些“巨无霸”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却纷纷遭遇困境,这与国营电影公司自身的管理机制以及历史包袱有关。没有历史负担的民营公司在市场中反而更加灵活,它们有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剧本选择重视观众口味,宣传和营销上也借助互联网等立体化手段。民营电影发展成为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机。

  《当代中国民营电影发展态势研究》一书,将电影产业研究与电影政策研究相结合,全书用相当大的篇幅追踪、分析这二十多年电影政策的变化。前些年,以利润为主导的电影市场和以宏观调控为主的电影政策经常是两套话语,彼此很难对话。现在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电影政策对电影市场的调控作用不可或缺,这不仅符合民营电影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有利于在好莱坞强势冲击下保护民族电影工业。当然,民营电影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也会进一步强化,这就要求电影管理部门少用行政手段,多用法治和市场的方式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发展。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在全球版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必将出现一批有影响的中国电影公司,这就需要民营电影公司在经营和巩固好国内电影市场的同时,通过融资、合拍等方式完成国际化转型,以更主动的方式参与国际电影市场竞争。如此,中国民族电影工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电影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