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要闻 > 详细内容

长春高新区“三融合”促文创产业模块化发展

2014/07/15 10:55:12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分享到:  
大中小

  长春高新区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创新环境和人才、政策优势,将文化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有效发挥了政府及市场调节作用,使产业规模以及影响力快速跃升。同时,在发展中应鼓励提升原创产品比例,加大基础投入,避免文创产品的同质化。

  --“巧定位”找准切入点,“三融合”再造新优势

  现代设计元素的建筑、独具特色的办公区域、活力四射的年轻团队,走进长春高新区,一种不同于老工业基地的“年轻”地域氛围扑面而来。在经济转型升级大背景下,长春高新区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技术优势,着力培育低耗能、高附加值的经济增长点。

  长春市副市长、长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亚明表示:“长春高新区拥有良好的文化产业优势,现在已升华到新水平,形成了集聚的效应。在今后发展中,文化产业的布局要更合理,定位要更准确,文化和科技是高新区必须坚持的特点,高新区要形成标志性的文化产业。”

  长春市努力构建园区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吸引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兴建产业园区,独立运营。为促进产业园区的壮大发展,积极开展了文化产业招商活动,探索以政府为主体、以园区为载体,由单一的项目招商向园区基地整体招商转变。

  “发展就是吸纳项目,升级就要引进资金”,此种模式在长春高新区看来并不能可持续发展。长春高新区形成共识,从自身定位来看,高新区内的产业应以研发为切入点,研发机构的项目放在区域内根植变成产业,通过文化创意的智慧经济引领传统产业升级。

  产业未到,规划先行。长春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把文化产业确定为重点产业发展。在高科技的产业基础上增加并融入新兴的文化产业,这是一个富有远见的高端起步。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长春高新区联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共谋发展蓝图,编制《长春高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走“文化、科技、资本三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坚持以“民办公助”的发展模式,构建既特色鲜明又互补互动的园区式产业发展格局。

  以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为例,园区建立充分集结了文化部、科技部给予的政策倾斜,同时与园区内金融机构联合,引领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文化和科技是天然的孪生关系,加以资金润滑和扶持,发展前景广阔。”长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莉说。

  在科学的规划设计下,长春高新区利用区内原有的光电、软件及信息产业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适应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动漫游戏、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科技产业。与此同时,长春高新区专门成立金融办公室,引进30支总规模近200亿元的各类基金,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出资设立“长春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引导合作银行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民办公助”提高支撑力,有机整合双重优势

  孙莉认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调动民间资本这只“无形的手”促进规模集聚,更需要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加以扶持引导。“两只手”一同使劲,“民办公助”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这种由民营资本全资打造、由政府量身制定发展政策、整合多方面优势资源的发展模式解决了资金制肘,从而形成符合市场规律、适应产业发展的灵活机制。

  首先,充分利用民营资本,细化政府公共服务配套保障。目前,长春高新区已经开工建设和规划建设的13个文化园区中,12个由民营及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据统计,共有30多个扶持政策陆续出台。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动漫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针对其他重大园区建设项目,在购地、配套费方面给予优惠。几年来,先后有十几个园区、200多户文化企业得到总计近亿元的奖励和补贴。

  在政府层面,长春高新区将企业所需的服务平台全部列入园区建设规划;设立动漫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配备专员为企业入驻园区提供服务;投资5000万元建设国家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让区内企业共用仪器设备,共享产业数据。

  其次,扶持政策针对性强,吸引企业入驻。高新区在房租补贴、税收减免、高端人才引进、品牌推广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园区内企业量身制定扶持发展政策。以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为例,园区内享受房租补贴的企业有130家左右,享受税收减免的有60家左右。通过政府牵头引进高端人才,组织园区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帮助区内企业发展。

  其三,“民办公助”政策带动民营企业家积极性。“政策将我们融入文化事业发展,紧跟时代脉搏。”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孙爱东说,用社会责任和自身梦想来捕捉文创产业的机遇。在尚德森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闵志东看来,该企业开发的新媒体业务正与长春高新区光电和信息产业对接,前景广阔。

  向上争取有关部委支持,向下搭建企业服务平台,整体构建公共技术园区,人才培训、企业孵化贯穿始终。长春高新区动漫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白洪义认为,只有政府做好服务,依托各方资源打好基础,才能逐步吸引文化企业入驻形成良性发展。截至目前,长春高新区已有文化企业超过230家,年产值超过30亿元。

  --集中优势规划布局,模块化发展放大创新活力

  为了解决产业链短小、单向化经营等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通病。长春高新区将关联性较大的行业加以集聚,通过模块化组合拆分,发挥产业集群的最优效应。围绕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扩张,建设了7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3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园区化发展格局特点明显。

  一是特点清晰、分工明确。以吉林动画学院为主体建设的吉林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着重于动漫人才培养与培训。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则侧重于构筑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了国家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融投资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作为省级服务外包重点园区,长春动漫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牢牢把握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定位,外包大厦、软件测试中心、软件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市场开发及营销中心等设施凸显产业特色,推动全区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总数已达500余户。

  长春科技创意文化产业园、东北亚国际标识和创意旅游产业园、吉美文化创意港、中国吉林东北亚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等园区“百花齐放”,在国际汽车标识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研发、儿童体验式教育培训、动漫衍生品开发等领域竞相兴旺。

  二是支持模块建设与产业模块发展并进。长春高新区与金融机构合作成立“科技银行”,通过设计经过相关部门认定、利用订单或专利抵押、政府进行有限担保、风险与金融机构共担的模式,给予轻资产的文化、科技企业金融支持。

  三是统筹区域优势资源,激活现有优势。长春高新区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过程中,用文化与创意激活既有产业基础和高新技术优势,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产业结构得以优化,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为同类型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具有方向性的重要意义。

  不同业态文化产业园区模块的物理组合经过有机互动,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化学效应。模块化发展促进各分区之间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目前,区内文化企业占据省内50%以上创意设计的高端市场;累计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1200余项。长春高新区计划到2015年力争实现文化产业产值150亿元,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

最新文章

  • 长春高新区“三融合”促文创产业模块化发展
  • 三大优势助推沧州文化产业发展
  • 从武隆景区起诉《变形金刚4》看电影的广告植入
  • 开罗举办“埃中漫画展”
  • 动漫产业链如何打造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厦门市动漫游戏产业协会成立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