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要闻 > 详细内容

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47项 稳居世界第二

2014/06/24 09:53:18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大中小

  卡塔尔当地时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分别通过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三十二项和第三十三项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国世界遗产的总数已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此次丝绸之路的成功申遗,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联合申报的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跨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接受采访时说,此次丝绸之路申遗内容包括从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到广大中亚国家地区的大量文物、遗迹、景点等,数量之巨,涵盖之广,世所罕见。这一项目申遗成功,必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文化交流,扩大3国之间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合作,进而密切3国人民、甚至整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此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包括横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在春秋战国、隋朝及元朝时期都曾经历过大规模兴建。依据历史分段和命名习惯,大运河共包括10大河段。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活态”文化遗产是大运河遗产的显著特征。历经2000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妥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活态”遗产持续利用是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最新文章

  • 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47项 稳居世界第二
  • 上海自贸区吸引外资文化企业 冲击本土文化产业
  • 影视业迎来又一轮资本潮
  • 埃及文化部及文物部部长再度易人
  • 埃及文化部及文物部部长再度易人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厦门市动漫游戏产业协会成立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