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世界杯娱乐文化回归

2014/06/20 13:19:12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大中小

  大数据时代下,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在世界杯中的“存在”。8年后,一部向2006年《中国队勇夺世界杯》致敬的同名恶搞视频再度蹿红。人们与这两个视频裹挟下的讽刺主题同行了三届世界杯,且愈发难以满足于老老实实地坐在电视机前看球,按捺不住地在吐槽、恶搞等“参与”中定位自己在世界杯的“存在”。

  自恶搞电影《无极》的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夜成名后,类似作品便屡屡在公众聚焦社会热点的同时应运而生。2006年世界杯期间,《中国队勇夺世界杯》在互联网低俗问世,通过重新剪辑《教父》、《甲方乙方》等电影以及《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等电视节目的画面,对国足夺得世界杯冠军历程进行了无厘头展现。

  即使该届世界杯闭幕后,这部作品也时常被网民回味。巴西世界杯开幕前夕,《中国队勇夺世界杯2014》无节操问世,该作堪称8年前的升级版,技术手段明显进步,不仅找来了筷子兄弟做主演,还在继续揶揄国足的同时将食品安全、蓝翔技校培训、横店抗日神剧、《舌尖上的中国》等高热话题调侃了一番。

  截至17日0时,《中国队勇夺世界杯2014》仅在优酷网就已达到381.9万的播放次数。过去8年来,在世界杯期间恶搞国足的作品远不止这一部,诸如《国足在世界杯的“光荣”》、《国足也想来》等作品比比皆是,像“从未有一支球队在世界杯历史上两次战胜国足”、“C罗、梅西、内马尔等前锋从未在世界杯上攻破过国足大门”等对白比比皆是。

  在已举办20届、有着84年历史的世界杯赛场,国足仅跻身一次,这样的表现与中国的GDP排名、奥运排名、人口基数、球迷数量相去甚远,每隔4年便会引发一次集中吐槽:“在中国,几乎每个大中小学都会有一个足球场,而它的主要功能是遛狗、泡妞”。梅西攻破波黑大门之前,有网友称“国足头号射手郜林与梅西在世界杯上的进球只差一个”。

  中国足球只是球迷和网民在世界杯期间吐槽的素材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世界杯除了为公众提供历时一个月的赛事外,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娱乐化的“参与”切口。每个昼夜,人们都在不厌其烦地在微博、微信上更新着对赛场内外的发现、见解、感受,一旦具有传播价值的素材产生便会引来一拥而上,连朱广沪的“讨厌”解说也难免“躺枪”。

  如今,几乎任何社会热点都不可避免地被公众“参与”,每个人都在“参与”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存在”,并在“存在”中表达着诉求,这种诉求源于对当下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嬉笑怒骂间带有激将的意味。整体而言,这是无国足的世界杯期间足球娱乐文化本质在民间的回归,至少目前尚无公害。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