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7点,“2014年德国·中国上海文化节暨‘未来城市-高山流水’中国山水城市设计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此次活动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证大设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举办。活动当晚,文化中心多功能厅座无虚席,汉堡市政府国务秘书沃尔夫冈·施密特、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李晓驷和文化参赞陈平、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馆长赵莉、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张伟令和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馆长王纯杰等230余位嘉宾出席了活动。
汉堡市政府国务秘书沃尔夫冈施密特、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李晓驷和文化参赞陈平、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馆长赵莉等出席开幕活动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首先致辞说,很高兴今年能与上海市合作共同举办此次文化节,文化中心今后将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文学各种不同艺术表现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将上海的当代文化和都市文明充分展现在德国朋友的面前。汉堡市政府国务秘书沃尔夫冈·施密特回顾了汉堡市同上海自1986年建立友城关系以来在城市建筑领域,如上海世博会、上海临港新城等方面成果显著的合作经历,很高兴能再一次在文化中心感受到中德之间的文化交流。李晓驷公使借助中国古代“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传说来比喻中德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他说,今天中德两国的学者、艺术家在这里交流城市发展经验,寻求未来城市的发展思路,是新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中德两种不同文化寻求相互了解与合作的故事。此次上海文化节是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首个中德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德关系的发展及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做出了贡献。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张伟令对文化节的顺利开幕表示祝贺。他相信,通过上海市与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的紧密合作,上海文化艺术者的视野将更宽广更国际化,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将更丰富多元。
作为“2014德国•中国上海文化节”的重点项目,“未来城市—高山流水”中国山水城市设计展展出了建筑师陈伯冲、马岩松山水建筑模型共7组,艺术家影像作品两组,及由上海影像资料馆特别提供的上海30年城市建筑变迁记录影像1组。面对中国快速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建筑师们探索性地将中国传统的山水概念与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相连接,寻求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展览得到了观众的积极评价,反响强烈。不少观众在开幕式前便早早来到现场,面对沙盘模型凝神观摩,全然忘我。还有观众迫不及待找来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开幕式后,大家纷纷聚在展厅欣赏精美雅致的模型和壁画。观众或聚在一起讨论,或是围在设计师周围求教。一位市民热情地向记者表示,展品简直太精美了,让人惊叹。作为一个中国文化爱好者,以前更多关注中国的琴棋书画等较为传统的东西,此次活动却让自己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新奇和现代化的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为配合此次活动,文化中心还邀请了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校的年轻舞蹈家们为广大观众献上《异空》等四组高水平现代舞表演。曼妙的身姿,优美的动作,让整个舞台如梦如幻,表演者高超的技艺赢得了在座观众的交口称赞。
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记者来到活动现场进行了采访。柏林Globe传媒公司资深编辑路易斯·米歇尔也对活动进行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