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低头族爸爸”应从屏幕回归现实

2013/12/31 09:41:56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到:  
大中小

  据媒体报道,湖北武汉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孩,在作文《我的爸爸》里面有一段话:“我的爸爸一有空手里总是拿着手机,不是在玩游戏,就是在看小说。有时我找他帮我看作业,要喊几遍他才听见……我希望他少玩手机,多关心我的学习。”面对女儿的批评,爸爸决定去换个老人机,以后多陪陪家人。

  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的走红,在于对时代“软肋”的精准把脉,既满足了老百姓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又引发了公众对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讨论和反思——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爸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次,这位小学生稚嫩的笔触,让我们感受到智能手机时代“低头族爸爸”的角色不清和身份错位,以及带给孩子的心理阴影和精神创伤。

  智能手机与老人机的核心差异在于网络连接的便捷性,一部智能手机就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微型电脑。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角力中,不少爸爸更愿意去体验“镜中我”,却不愿意扮演“真我”,在时间分配上厚此薄彼,在角色转换上模糊不清,既影响了工作绩效,也损伤了夫妻关系,更破坏了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当真是得不偿失。

  不论是刷微博,还是看小说打游戏,抑或是发短信微信聊天,不少人乐此不疲,甚至迷失了自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玩手机”,智能手机说到底只是一种信息工具,人们一旦过度沉湎,智能手机就会反客为主,挤压人们的日常活动空间。在智能手机上投入的时间、精力过多,必然会导致其在现实社会中敷衍塞责。

  女儿批评爸爸的“逆向社会化”,看似滑稽,实质上却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社会问题。“低头族爸爸”要从手机屏幕重新回归现实,在职场和家庭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毕竟,在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继“爸爸去哪儿”之后,“爸爸在干吗”也会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少玩一会儿智能手机,多关心孩子的世界,不是更好吗?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