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微电影:新媒体的文化产业新符号

2013/12/27 11:18:13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大中小

  近日,2013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在北京大学闭幕。在参与奖项角逐的1000余部微电影当中,明星参与的微电影有50余部,商业微电影近百部,同时涌现了大量的优质公益微电影。早在被业界誉为中国“微电影元年”的2011年,就已有逾2000部微电影面世。历经2年发展,当下诸多视频网站均已单独开设微电影制作部门,相关产业链条也正日趋健全。微电影正以高速发展的态势,扮演着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新兴“形象代言人”。

  多元市场主体驱动

  2013年初,由中国领先视频分享网站56网推出的“蜕变2013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在全国多所高校引起热烈反响。12月,56网在2014年度战略发布会期间再度推出2014“1+1大师携手新锐导演电影计划”。人人公司副总裁、56网总经理周娟表示,在未来2年期间,56网将削减购买非独家版权内容的预算,进一步加大以微电影为代表的自制节目内容投入,致力于与多方联合打造集节目制作、发行传播、内容营销为一体的新媒体内容产业链。

  2013年,中国在线视频观看人数即将达到4.8亿人,而内容已经逐步演变为视频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占据大众“碎片化”时间的微电影市场的前景则更被社会各界看好,越来越多的制作主体也开始参与其中。现今,国内四大微电影制作主体已日趋明朗化——视频网站、广告公司、唱片文化公司、独立的第三方影视制作公司。“当前的发展阶段主要是视频网站在进行微电影产业开发模式的大力探索,未来不排除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电影公司进入这个行业的可能。”艺恩咨询副总裁侯涛说。

  微电影同样内容为王

  “传统的微电影大多是由广告主进行投资拍摄,而广告性和艺术性可能会产生一定矛盾,所以,现在视频网站要整合多方资源探索一种全新模式,让优秀的微电影并不一定只能出自客户之手。”56网市场营销总监李浩表示。他认为,未来的微电影发展面临两个方向,一个是侧重艺术表达的新媒体电影,另一个则是内容广告。当前,后者的制作模式虽然相对成熟,但前者的繁荣更有利于产业的整体发展。

  据艺恩咨询最新《中国微电影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观众选择看微电影原因”的问卷调查中,“故事情节打动我”和“题材类型吸引人”分别占据受访者的67.9%和50.1%。而在“选择不看微电影原因”的调查中,“情节过于简单”和“披着电影的外衣做广告”则占据了45.4%和27.2%。其报告分析进一步指出,故事性与情节性才是微电影的本质。

  林博是英国伦敦金斯顿大学电影制作专业的研究生,也是国内较为优秀的微电影创作青年新锐导演之一。2013年,他创作的悬疑微电影《橡皮》入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学生竞赛单元。在他看来,青年导演的优势在于能够更为巧妙地将广告元素融入到剧情当中,“短时间内要说清楚故事还要有思想性的表达,内容的创意显得更为重要。”林博说。

  探索中的商业模式

  2011年9月,视频内容营销公司芭乐传媒成立。“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芭乐的网络视频内容营销模式已经在行业内较为领先。”芭乐市场高级总监李颖说。目前,由芭乐传媒出品的《青春期》等一系列微电影作品正以每月超过14亿的播放量在各大视频网站涌现,占据了全国高端原创影视60%的市场。李颖表示,当前芭乐对视频网站的内容基本是免费提供,视频网站再根据点击率来进行用户付费和创收利润的分成,但未来同样不排除探索版权销售等更多盈利方式的可能。

  中国微电影产业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影视界一些专家认为,当前的微电影盈利模式依旧较为单一,产业形态也不够成熟。企业投资、渠道收费、用户付费三者稳定的价值循环链形成尚有诸多困惑。对此,侯涛表示,未来的微电影除了作为品牌传播渠道之外,还可以尝试做成传统电影产业的试验田的形式以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李浩则进一步指出,新的营收模式能否产生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用户消费观念的转变。“这从根本上说,还是一种宏观文化消费习惯培养的过程。”李浩说。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