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探索之路

2013/12/10 10:06:47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大中小

  11月30日至12月8日,由美国音乐剧词曲作家斯蒂芬·桑德海姆创作的音乐剧《拜访森林》作为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教学实习作品在该院实验剧场上演。这是中戏获得《拜访森林》中文版权后的首轮对外公演。

  中戏音乐剧教学始于1992年,到目前为止共培养了7届音乐剧表演专业的人才,是唯一的国家级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音乐剧系主任刘红梅说,引进国外的优秀经典音乐剧并进行本土化,是中戏音乐剧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也可以使国内观众领略国外经典音乐剧的魅力,使音乐剧更好地走向国内市场。

  但是,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如中戏这样的院校在音乐剧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不少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市场发展落后于人才培养,使音乐剧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艺术院校的积极探索

  目前,中戏音乐剧专业已独立成系,报考这一专业首先要求学生必须能歌善舞。一位中戏音乐剧方向研三的学生说,报考音乐剧的门槛很高,她的同学中就有获得青少年舞蹈大赛桃李杯大奖,甚至国际芭蕾舞大奖的。

  音乐剧系的基础课程也十分繁多,除了公共课之外,还包括台词、表演、声乐、舞蹈等课程。声乐、舞蹈课程也与其他专业不同,声乐以美声为基础,融合各类唱法,舞蹈以芭蕾舞为基础,国标、拉丁、踢踏、街舞、戏曲等也都要涉及。

  为了提高音乐剧的教学水准,中戏在成立音乐剧方向之初就与国外优秀剧团合作,其中与日本四季剧团合作时间最长久。据刘红梅介绍,日本四季剧团是艺术与商业成就都很高的音乐剧剧团。这些年中戏音乐剧系的教师都曾在四季剧团学习、演出的经历。《拜访森林》的中方导演、中戏音乐剧系教师范卫华就曾经在四季剧团演出了6年,参演了上千场剧目。

  2005年后,中戏与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等都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先后引进了《名扬四海》、《为你疯狂》等一系列的百老汇经典名剧。

  对口就业不容乐观

  从1992年起,尽管以中戏为代表的各高校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是本土音乐剧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范卫华说,国家现在非常重视音乐剧人才的培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音乐剧的方式培养演艺人才是大势所趋,目前全国不少高校都开设了音乐剧专业。按理说,音乐剧专业人才的就业形势应该非常乐观,因为他们是复合型演员,话剧、影视剧可以演,舞戏、打戏等也有很大优势,但是对口就业的形势却不容乐观。以中戏音乐剧专业的一个本科班为例,全班25人,毕业时只有6名同学从事了有关音乐剧的工作,其他人都去演电影、电视剧了。

  而且,目前我国音乐剧专业人才培养也存在缺位,重视表演技能的培养,忽视导演、词曲创作能力的提高,这也使本土原创音乐剧作品在市场上严重缺位。中戏95级音乐剧系毕业生、著名演员、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导演焦刚分析说,演员是靠剧目养出来的,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导演、足够的剧目,才有可能像百老汇一样全天候演出,音乐剧演员才有用武之地,不至于大量流失。虽然音乐剧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但也不能急于求成。他认为,音乐剧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培养观众的阶段。最近几年对音乐剧的炒作很多,实际上市场并没有那么大。目前非常需要既了解创作规律、对市场运作也很有经验的制作管理人才为音乐剧的发展保驾护航。因为从本质上来说,音乐剧是商业创作,这个属性非常重要。这就需要专业人才培养向这个方向努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全球大多数经典音乐剧都是从百老汇和伦敦西区走向世界的,而同样身为亚洲国家,日本的音乐剧的发展也较为成熟。与这些国家相比,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什么呢?

  四季剧团前音乐总监涩谷森久给中戏去日本进修的第一批学生做讲座时曾经说过,日本音乐剧发展得好,有其社会根基。二战后,美军在日本驻守了很长时间,美国大兵将美国音乐文化带到日本,并且迅速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日本的音乐剧创作也是从引进欧美经典开始,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接受起来没有障碍。

  中文版《拜访森林》的美方导演汤姆·奥索斯基说,在美国,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每周看一部音乐剧,这样可以培养对音乐剧的喜爱。

  焦刚认为,音乐剧在我们国家有些“水土不服”,与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剧意识有关。戏剧演出在我国属于公共文化,大家习惯了发票、赠票,观众的观票观看意识也很淡薄。而日本从一开始就走商业路线,即使在发展困难时期,演艺人员也会去街头卖票,而不是发票、赠票。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