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移动互联时代,动漫如何作为?

2013/11/20 09:28:39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大中小

  移动互联网已经深深地渗透入我们的生活,“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1+1>2的事情,它是一个真正的质变。当下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尝试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结合,无论是平台还是产品,无论这个行业多么传统。谁也不能断然否认,深山密林中养蜜蜂的人如果接入网络,不会改变蜜蜂采蜜的频率,不会影响植物的花期。

  不断增生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如同一阵阵海浪,不断拍击着我们身边看似高不可攀的“礁石”。这一切对动漫行业来说,会带来什么样的潮汐?蕴藏着多大的激流力量和冲浪良机?

  当前动漫行业的发展瓶颈显而可见,限播令和扶持政策相互鼓荡形成的保护空间之下乱象丛生:播出机构和内容企业之间利益盘结牵连,作品缺乏市场牵引力,品牌和产品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前端内容和后端品牌似乎隔着十万八千里……谁能走完这漫漫旅程?

  所幸的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使动漫业有了巨变的可能。虽然盈利模式还未形成,但开放的平台、较低的门槛、广泛的受众群体带来了巨大效应:缩短了从内容到传播、从传播到产品、从产品到品牌的形成过程,使看起来很长的距离有了更快捷的“交通工具”。

  同时,传统的内容和产品制销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前中后期可以被量化、被触摸,内容可以明确知道市场在哪里,受众群的意见反应是什么,形象的产品开发会遇到什么问题,销售卖点在哪里等。

  动漫如何赚钱?除了靠量产片套现,此前最主流的做法是产品内容化,或称产品文化化——尽管这一模式颇受一些业内人诟病,但能赚钱就好,赚了钱再去做好作品也算是“曲线搞动漫”,总好过做一部动画片就死一个动漫企业。而现在呢,主流做法则是平台内容化、品牌资本化——一些有实力的电视台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生产需要的作品,播出机构具备了内容生产力;而一些有影响力的品牌,则或主动或被动接受了大资本的并购。

  有人会问,动漫接入移动互联网就肯定能盈利吗?不能保证。不过,它能四两拨千斤,以前搞传统动漫的钱在现在能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说,首先降低了你的投入风险。在为你省钱的同时,还增加了你和受众、市场接触的机会,这不是好事吗?

  还有人会问,动漫接入移动互联网,是否会偏离动漫内容本身?会越来越泛娱乐、轻内容或重口味?其实,不管当下有多少人是真心想搞好作品,不管有多少投资人不将“动漫”视为资本套现的工具和途径,动漫本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不会变的,当然,前提是它确实有感人的故事和角色。

  我也经常问自己:动漫到底是什么?是“粉丝”,就像“苹果”一样。在这个技术进步、物欲横流、心无所依的时代,一个成功的产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粉丝群,包括骨灰级粉丝、专业粉丝以及跟风粉丝等。

  所以,动漫产业就是粉丝经济。你想创作动漫、想靠动漫赚钱?先想想你的粉丝在哪里,你要为你的粉丝群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塑造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去打动他们?

  做对了和做好了这些事情,粉丝们还会吝啬他们的钱包吗?资本还会驻足观望吗?山寨还会有生命力吗?动漫还会愁嫁吗?答案肯定是:NO。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