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我国在14个国家设立海外文化中心 为文化“走出去”搭建桥梁

2013/11/07 15:58:58 文章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大中小

  近日,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揭牌,这也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第十四个中国文化中心。从1988年,贝宁中国文化中心成立,文化中心在海外发展已有20多年。与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相伴,一座座海外文化中心的设立、运行,向世界散播了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也推动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

  遍布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化中心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又发挥着怎样独特的作用?日前,记者跟随文化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采访团,实地探访了德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蒙古等地的文化中心。

  展示文化之大

  以点带面,介绍今日之中国

  9月中旬,中国迎来了传统佳节——中秋节。当记者踏上异国的土地,也感受到了浓浓的过节氛围。9月22日,德国柏林世界公园内,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和世界公园联合举办的“中秋节庆典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月饼、包子、春卷等中国特色小吃摊前排起了长队,舞龙表演更是吸引了不少人,金发碧眼的孩子们骑在大人的肩膀上,兴高采烈地观看着表演。草坪上,由浙江民乐团带来了中秋露天专场演出,更是将庆典活动推向了高潮。德国人马丁看得入迷:“中国民俗真是新鲜又新奇!”

  就在前一天,该文化中心还与德国普鲁士协会联合举办“庆中秋文艺晚会”。普鲁士协会主席查普克说,在德国主流社会,如此大型的中国文化活动还是第一次。让更多人更了解中国习俗和文化,文化中心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今年中秋分别针对普通大众和主流社会,推出上述活动。在内容上,也兼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说。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自2005年成立至今,更注重针对性、专业性。这也是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展的一个缩影。从1988年第一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以来,中心目前已形成文化活动、信息传播和教学培训三部分主体活动,即举办报告会、研讨会、讲座、演出、音乐会、影片放映和展览等文化活动;为当地人们查阅有关中国的图书、刊物、光盘、磁带等各种形式的资料提供了可能和方便;以汉语教学为主线,面对社会公众开设包括中文、书法等多方面的课程及研修班。近几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更注重内容的选择和策划,展示了中国在文化、艺术和教育领域发展状况和成就,尤其突出了当代中国的文化。

  在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当代画家程鹏的水墨画正在展出。试运营一年的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坐落于市区的一条幽静小巷,中心设计大方简洁、设备先进完善。中心主任罗军介绍,从去年9月18日开始,中心已经举办了《中国书画作品展》、《中国当代丝绸艺术展》等,为展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平台和空间。

  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影动梦想——中国当代动漫艺术展”于9月24日开幕。展览以“影动梦想”为主题,通过影像、图片、文字、实物、交互体验等多种形式,向俄罗斯观众展现中国当代动漫艺术和动漫产业的发展成就和崭新形象。共有40多家动漫企业、30多位动漫家、近百部作品参展的本届艺术展,为中俄两国的动漫产业搭建了合作的桥梁。

  ……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陈平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已经成为经常、不断地介绍中国文化的阵地,通过语言教学、音乐会、展览、讲座、报告会等,展示了中国“大文化”。

  擅用文化之小

  由表到里,因地制宜传播文化

  9月23日,记者来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采访,正赶上文化部与吉林省等合办的“中国吉林文化周”。文化周推出的“长白神韵”歌舞晚会、“多彩吉林”图片展、吉林书画精品展暨东北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吉林剪纸艺术表演等活动,向蒙古民众展示了一个历史厚重却不失现代感的吉林。

  对外文化传播,途径和方式很重要。部省合作,便是文化部最近几年推出的新举措。通过每个文化中心为一个省担任平台、桥梁一年,推动各省市区的对外文化交流。比如今年浙江与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合作,推出了浙江文化年系列活动。青海通过与贝宁文化中心合作,成功签署了手工业合作协议。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为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断细化措施、创新方式。作为中国在欧洲设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由中心举办的法国中国电影节、巴黎中国戏曲节、巴黎中国曲艺节,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介绍,中心的活动形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亮点,月月有高潮”,传播了教育、文化、正能量。中心吴钢介绍戏曲节时说到,中心自200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巴黎中国戏曲节。他们发现,巴黎观众除了对京剧、昆曲,对其他剧种不甚了解。今年的戏曲节,他们邀请评剧、越剧等不同剧种,让观众在对比中加深了解体悟。在运作上,他们从一开始的以送票为主,到后来利用卖票、和剧院分成等商业手段回笼资金。

  依照当地实际,按照市场规律,这样才能让文化走得更长、流得更远。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已经从一开始的“送文化”变为现在的“种文化”。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孟树德深有感触地说:“文化中心要根据驻在国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形式地传播文化。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尊重文化工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规律。千万不要把文化传播当做政绩工程,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

  中国驻法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吕军也指出,文化中心与当地机构联合起来,借用当地的资源,按照当地人接受习惯,探索研究有效形式,润物细无声才是好的传播。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