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文化新丝路 照亮新征程

2013/10/31 09:40:19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大中小

  丝绸、瓷器、纸张,让世界首次发现中国。而向世界介绍中国最为知名的使者,当属“丝绸之路”。从古都长安经由亚洲腹地一直延伸到欧洲和非洲,丝绸之路曾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富足与开放,成为世界各国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今天,不仅在经济上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上合组织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共同关注的主题,构建“文化新丝路”也正在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博界交流与合作的共识。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博物馆馆长论坛”上,13个阿拉伯国家的博物馆馆长代表以及古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沿线的博物馆馆长代表齐聚北京,共同探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以及合作愿景。面对面的交流,让双方一同返回历史现场,重访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从阿拉伯世界众所周知的先知穆罕默德的名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到坐落在广州城、曾见证阿拉伯人东方传奇的怀圣寺和光塔,再到突尼斯迦太基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国珍宝”……它们都是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彼此交往深厚、影响深远的历史见证。

  相聚,当然不仅仅是重温过去,更重要的在于放眼未来。“文物作为一种古老历史的遗存,既有助于我们了解过去,也有利于我们认识当今的世界。中阿关系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发展,我们作为博物馆人也有义务和责任延续这一传统。”埃及文物部副部长艾哈迈德·萨比尔·艾哈迈德·曼苏尔·谢里夫说,博物馆交流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社会、经济的交流均具有促进作用。

  30多年来,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文化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论坛透露,中国博物馆年均举办陈列展览1万个以上,年接待观众5亿人次以上,每年在国(境)外举办约120个中国文物展览,每年引进50个大型国(境)外文物展览。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无疑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而向全世界敞开胸怀的中国人,也比以往更加渴望了解世界。“博物馆作为连接现在与过去的纽带,诠释、融合这些历史文化信息,服务于当代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博物馆交流,无疑向双方人民了解过去、认识未来敞开了一扇窗”,第一次与阿拉伯文博界同行面对面交流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深有感触。

  我国著名中东史学者彭树智曾提出,人类的文明的相通相知之处甚多,智者常会穿越时空而消除各种文化壁垒。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就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的首次高层级集中对话,不仅跨越了时空,更是一次突破障碍、求得共识的交流。在论坛闭幕之际,与会的20余位博物馆馆长倡议通过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博物馆馆长北京宣言》,呼吁在中阿博物馆之间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建立日常联络机制等,继续执行与推动中阿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

  “今天,我们开启了一个世纪的旅程。尽管从地理角度来看,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尤其是科摩罗,彼此之间相隔甚远,但这一地区的友谊与合作却有悠久的历史和积极的未来”,科摩罗国家博物馆馆长扎柯利亚·夏哈·穆卡提布积极评价了本次论坛。

  “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阿各国博物馆承载着保存、展现和传播世界两大文明的重任。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这对推动中阿各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认为,论坛对于共建“文化新丝路”留下许多真知灼见和具体设想。他也相信,在新的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引领下,中阿博物馆间交流与合作的前景将会更为广阔。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2000年前的丝绸之路曾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与理解。如今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博界交流通道的开启、交往的持续,回荡的声声驼铃将不再是历史的绝响。“文化新丝路”的构建与繁荣,将让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重新认识彼此,携手走向文化发展的新征程,也将让双方共同迎来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