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不要只把莫言当成商业品牌

2013/10/09 09:48:04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大中小

  作家及文学作品的根本价值,绝不在于显性的旧居参观热和故乡开发热。相反,它更多的应该是对社会的隐性影响,比如激发人们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对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人类思想情感的共鸣。

  又到诺奖季,备受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将于近期揭晓。去年此时,莫言获奖振奋中国。时隔一年,“莫言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走向:一面是莫言的书籍逐渐退出畅销书排行榜,开始打折;一面是“莫言旧居参观热”依旧,媒体报道说,国庆假期,莫言旧居附近的沙口子村公路两侧,参观的车辆排了足足两公里长。

  纯文学作品的受众一定,市场热度持续一段时间逐渐降温实属正常。不正常的是一些人刻意把莫言运作成一个商业品牌的功利心态。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固然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但是作家及文学作品的根本价值,绝不在于显性的旧居参观热和故乡开发热。相反,它更多的应该是对社会的隐性影响,比如激发人们对文学创作问题的思考、对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人类思想情感的共鸣。

  令人忧心的是,莫言获奖一年来,整个社会尚未形成一种平和、理智、科学地阅读莫言及其作品的共识。相反,人们对莫言品牌的迷信和开发却急功近利。先是众多游客涌入莫言旧居抠墙皮、拔萝卜沾“喜气”,后是整个“东北乡”大幅引入文化投资,除了在高密拍摄《红高粱》电视剧外,当地还计划以莫言故居为中心,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基地,投资6.7亿元,种万亩红高粱,上马“莫言工程”。游客的乐此不疲与地方政府的“干劲十足”可谓“相得益彰”。只是,这已然成为了一种旅游现象,而与莫言及文学毫无关系。

  国人素有诺奖情节,未能获奖时踮着脚无限虔诚地张望,可是一旦获奖后却又不知道该如何珍惜和善用。因此,用心读莫言作品的人少,涌去莫言家乡参观的人多;人们过于看重莫言的品牌功效、实用价值,而对莫言及其作品本身缺乏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对书籍阅读欠缺兴趣。

  今年4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很能说明问题,调查显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图书读者群越来越老,年轻人已转向网络。18岁到70岁中国人的阅读率,已从2011年的63.1%下降到2012年的58.2%。去年中国人均阅读书籍仅为4.39本。美国人阅读书籍是中国人的两倍多,北欧人则多达24本。如果把持续至今的“莫言旧居参观热”放在这一大背景下去考量,我们就会发现:时下相当一部分国人对莫言、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推崇,实际上是非常浅陋的。

  读书的人少、参观的人多,绝非作家和文学之幸。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非常喜欢鲁迅的作品,为了表达敬意,他决定“带着鲁迅的书去参观他的故居”,这是一种对作家和作品应有的尊重。今天,中国人也应该向这位作家学习,多一点对作家及作品本身的阅读和研究,多一点对文学本身的虔诚和笃定,不要只把获奖作家当成一个商业品牌而已。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