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2013/09/25 14:45:06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分享到:  
大中小

  繁荣下的隐忧

  当文化成为商品,固然带来了市场的突出表现,然而,正如高楼大厦背后就是阴影一般,市场是一把双刃剑,繁荣背后也有隐忧。

  “《哈利·波特》火了,于是魔法泛滥,巫师满天飞;校园小说火了,于是乎这个‘班’来了,那个‘班’也来了,你没唱罢我就登场,好不热闹。”然而,在天天出版社总编辑叶显林看来,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责任并不在作者,“而在于我们这些搞出版的”。“因为我们被利润驱使着,因为我们的急于求成,因为我们后面有无形的手在推着我们为着利润为着业绩狂奔。”而看似热闹的繁荣表象下后患无穷——“助长了有跟风心理的作者的投机心理,也扼杀了有独立精神的作者的创作热情以及他们开拓、创新和自我成熟的机会,最终戕害了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

  “一些出版社片面追求儿童文学出版的速度和印量,严重忽略了图书内在的品质要求。作品完全成了没有价值评判的商品。同时,一窝蜂绝对是文学创作的大忌。盲从或者强迫自己创作不熟悉的题材和类别,不可能产生好作品。”孙建江表示,如再对这一现象不加以警觉,那么,单一化的创作最终是要被读者所唾弃的;了无新意的内容到头来伤害的还是儿童文学出版自身。

  在新蕾出版社编辑张悦的观察中,由于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资源有限,许多出版社争抢一流作家的情况经常出现,导致儿童文学中的重复出版现象比较严重。其二,少儿文学题材不够广泛,譬如科幻类、探险类、魔法类等题材尚无上乘之作,而一些注水速成的类型化作品呈现出严重的“文化缺钙”。其三,由于出版及商业运作手法单一,更缺乏后续的立体化开发,所以儿童文学品牌及人物形象难以持久,行之不远。

  由此,海燕出版社编审郭六轮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黄金时代是少儿图书出版和发行的黄金时代,但未必是儿童文学的成功。这十年间,又有哪些经典作品诞生?一本书出来,连涟漪都没有,不是好事。”

  效益与坚守

  显然,我们这个时代是多元并存的时代,宽松的出版环境也可看作是进步指徵之一。“有些东西确实比较滥,但如果能够给出版社带来效益,出版社为什么不出?当然,对不是很畅销,但写得有追求、有特色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应多关注。”儿童文学评论家、出版人安武林如是认为。

  其实,儿童文学的宽度一直存在,出版者要与作家一样,安静耐心地去守候。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提到,蒲公英前年引进过图画书《安娜的手提箱》,写二战的,也是蒲公英在题材宽度上的一种尝试,刚出来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发行量,但现在已经卖到20万册了。“好东西应该是有生命力和读者的认同度,我们需要的就是耐心。编辑对文学作品文字的原则性的态度,是应该坚守的。”颜小鹂表示。

  尽管做出了超级畅销书,但《笑猫日记》系列的责编、明天出版社副总编辑徐迪南认为,不要被现在童书的热闹、市场和销量所左右,做自己喜欢的。但她同时也意识到,童书的读者在不断成熟,很难说是出版人去引领读者,引领市场,“应该去倾听读者,包括中小学老师对文学作品的判断和理解都会推动儿童文学的走向”。

  效益与坚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达成平衡。希望出版社文学室主任陈彦玲去年做了41本书,但年终拿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就是3本。譬如,她责编的获“五个一”工程奖的《乍放的玫瑰》,同时也销售了四万五千册。“这个数字给了我很大的震动,很多双效图书是可以上图书馆馆配订单的。”她希望重新审视工作方法:“如果我每年做的书从40本书缩小到4本书,我就能为这四本书从源头上找作者,找评论家,找相应的报纸。更专,更精,才能走得更远。”

  “作为一家边疆出版社,为了在图书市场上占一份额,我们也试图跟着热点跑了一阵子,从青春小说、魔幻热到校园小说等等,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发现,这种盲目跟进和模仿,并没有给我们增加多少收益,更由于地处边远,与热点中心有距离,常常是此将热而彼已凉,收效甚微。”晨光出版社副总编辑潘燕说。因此,晨光社沉下心来,避开那些跟风的热点,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具有独特视角的图书,比如“盛世获奖作家”系列图书、“名家伴读本”系列图书、“美丽中国生态文学”等系列图书,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反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潘燕的经验是:“在大众市场占紧紧抓住‘小而精’三字,才能独树一帜,有希望占领市场的最大份额。”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