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短信文学 拇指上跳动的文学艺术

2013/09/24 11:11:25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大中小

  每逢节日,“滴滴滴”的短信声便不绝于耳,亲朋好友的祝福在手机之间飞来飞去。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短信成了人们表达情意的重要方式,而且,由于一批具有文学素养的短信写手的参与,手机短信从原初的诙谐“段子”,逐渐体现为一种个性鲜明的文本,具有了文学的某些品质,于是就有了“短信文学”这一新概念。

  如今,依托于手机媒体的短信文学正风起云涌,成为最具有时代性、最贴近日常生活的文学新样式。有人说,在这个时代,手机已经成了我们身体不可分割的“电子器官”。拇指揿动按键,传送情感诗篇。“拇指上的文学”能否给文学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

  手机短信也是文学

  信息时代的手机,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手机短信”给文学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手机短信超越时空限制的传播,给疏远文学已久的大众带去了文坛的新讯息。那些多年来看文学期刊和长篇小说的人们,从自己的手机上读到了朋友转发过来的精妙短章、韵律诗篇。在候车的间隙、在上下班途中,在被现代生活切割成片断的时间缝隙中,这些结构紧凑、构思精妙的“短信文学”,给忙碌紧张的人们带来了片刻的阅读愉悦。

  那么短信文学到底能否登堂入室被称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呢?有人认为短信因为其先天的民间性故而很难摆脱其庸俗性的一面,由此认为它不具备登堂入室的资格。不错,一些短信作品语言粗俗,蕴含肤浅,格调不高甚至低下,以调侃来追求语言味觉上的快感,很多是口水段子。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亦有不少短信作品比较注重语言技巧和思想内涵,形式活泼多样,富于智慧性、趣味性、娱乐性,已经具备了文学最基本的审美要素,比如,“寄给你的信/退了回来/说是/超/重/了”(《思念》)、“自流水线上/缓缓升起/你是一枚公用的船票/夜夜渡我回家”(《打工者的月亮》)这些就不妨当文学作品视之。和传统文学里面也存在低劣作品一样,短信文学也需要有一个披沙拣金、去粗取精的过程,因为好作品都淹没在海量的口水段子中。

  中南大学教授欧阳文风先生则认为,对新媒体时代出现的种种新的文学样式,我们要打破对文学保守的概念化理解,树立一种大文学观,以开放思维直面文学事实,正视文体类型历史变迁的合理性,宽容地看待文学的泛化现象。

  最近几年,涌现出了不少比较专业的短信写手,创作了一大批具有较高艺术品位、读者喜闻乐见的短信作品,包括短信诗歌、短信小说、短信散文、短信小品文等诸多类型,短信文学的“文学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对短信文学的争议渐趋平寂,短信文学基本上取得了与传统纸质文学、网络文学共存并生的发展格局。

  短信文学是传统文学的延伸

  在如今这个讲究高效率、高速度的信息社会中,面对生活的繁忙、工作的压力、喧嚣的城市以及激烈的竞争,人们已经很难摒除内心的浮躁,更无暇仔细品读经典文学作品,因而快餐式的大众文化备受青睐。很多人没有时间看长篇大论,但却能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读那些短小幽默的短信文学作品,以点缀紧张的日常生活。因此有很多人认为,短信文学创作样式的诞生对当代读者而言,在阅读文本上是个巨大的冲击。

  对此,欧阳文风认为,短信文学是新媒介时代传统文学的一种延伸,是传统的文学形式和手机媒介融合的产物。短信文学不可能替代传统文学,它和传统文学有不同的审美品格和阅读群体,不管将来短信文学如何发展,传统文学都不会消亡,短信文学也不会一枝独大,两者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而且,从发展的趋势看,将来的文学会逐渐抹平媒介的界限,走向一种“全媒体文学”。

  的确,网络新媒体特别是最新的手机移动传播媒体兴起以后,其巨大的传播优势,使得传统印刷媒介主动寻求与新媒介融合,文学栖息于种种新旧媒介之间,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左右逢源,立体传播,正一步步验应着一个“全媒体文学”的神话。在“全媒体文学”时代,短信文学与传统文学将是相互融通,彼此渗透,共同构成着文学的一种立体存在形态。

  但与此同时,欧阳先生也指出,短信文学不会成为一种主流文学,其有限的文本容量、易逝性的存储特点、重趣味和娱乐的创作理念等,注定了它只能是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一种补充,短信文学的准确定位应该是“文学的点心”、“文学零食”。

  短信文学的前景依然很广

  2003年被称为我国短信文学元年。这一年,正统文学界开始认可短信文学这种形式。此后四五年时间是短信文学发展的黄金期,各种短信文学大赛此起彼伏,关于短信文学争论也不绝于耳,戴鹏飞、千夫长等知名短信写手声名鹊起,《城外》、《大宝小贝》、《中国式燃烧》等作品也相继出现,短信文学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近几年感觉短信文学风头已过,渐趋平寂,究其原因,一方面,人们已经熟悉了这种新型的文学样式,新鲜感已经过去,开始去追逐更新的热点,比如微博、微信等;另一方面,与网络文学甚至传统文学已走向深度融合,无形中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自身的独特品格。那是不是短信文学就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走向穷途末路了呢?

  欧阳文风认为,短信文学依然能承载深邃的思想观点,优秀的短信作品不仅优美而且充满了人生智慧,它能够小中见大,在方寸的汉字之间写出文学的厚重感与人性的关怀,虽然这样的作品目前还不多见。而且,短信文学与传统文学也并非完全对立的,他们有着文化基因上的共通性:短信文学犹如流行了数千年的唐诗宋词小品文,在骨子里渗透着一种古老的休闲文化的气息,非常切合东方文化气质上的内敛、文字上的简洁和对诗情画意的追求。可以说,短信文学既具有鲜明的传统东方色彩,又很好地与现代高科技结合,方便快捷地让忙碌的现代人在随意自由的诙谐幽默中,充分体验着“游戏”语言的快感。由此,短信文学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假以时日,一定会产生很多优秀的短信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洗,优秀的短信作品也一定会流传下去。

  作家张念也认为“短信是对汉语的一种魔方式的拼贴,其中运用很多隐喻、双关语、藏头诗、回形诗等写作的方式,表现了现代反讽的精神、狂欢的气质、幽默感等等,一个作家要让自己的语言丰富,就不应忽视短信文学的话语方式。”从中不难看出,短信文学的生命力依旧旺盛。文学作品流传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大浪淘沙,传统文学作品如此,短信文学作品亦然,短信文学发展的时间还非常短暂,短信作品的流传还须较长时间的沉淀。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