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中华文化海外传承靠谁来推动?

2013/09/23 09:56:52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大中小

  日前,由中国侨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东盟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重要侨领、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和海外华文媒体、华文学校代表、部分省区侨联负责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共30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就进一步弘扬中国-东盟各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项目合作,积极发挥海外侨胞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的独特作用等进行了探讨。

  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在论坛上表示,在东南亚地区,数以千万计的华侨华人把自身的幸福、进步与住在国的安定、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架设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成为传承、传播传统文化、开展文化交流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 帮助文化团体和产品走出去

  美国华人票房文化传播公司总裁、中国侨联顾问戴锜,在美国创办了美国北加州华人文化体育协会,举办了海外规模最大的华人运动会。他于2003年成立了美国华人票房文化传播公司,为全美第一家华人网上售票公司,代理全美华人演出活动售票业务,承办过“同一首歌”、“五洲同春”等大型演唱会及内地、港台多位歌手在美国的演唱会,致力于推动中美文化交流。

  戴锜认为,文化产业的未来具有极大市场和竞争力。只有依靠华侨华人帮助中国的文化团体和文化产品真正走向世界,才能够更好地让中华文化“走出去”。

  戴锜认为,尽管中国历史悠久,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却相对薄弱。

  “大家都知道有一部动画电影叫《花木兰》。”戴锜举例说,《花木兰》这个中国传统故事却被美国电影公司制作成为动画片,不论是在文化效应还是经济收益上都在全世界获得了巨大成功。“可中国的故事怎么要等到外国人拍了才出名呢?”

  因此,他认为,中国文化产业未来的道路是非常漫长的,但也有很多空间,要鼓励华侨华人投资中国的文化产业。华侨华人要帮助中国国内的文化团队到美国去,去开公司,去卖中国的文化产品。“我们要学会制作,然后自己卖票。”

  2融入,才能更好地推动

  马来西亚上议院前议长曾永森认为,“要看到中华文化在海外发展的成果。只有融入当地社会,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发展。”

  曾永森193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祖籍广西。1997年出任马来西亚国会上议院副主席,2000年至2003年任马来西亚国会上议院主席。上世纪70年代曾参与马中建交过程。

  “据了解,东盟国家的华侨华人占海外华侨华人的70%。马来西亚是除了中国大陆以外使用中文简体字最广泛的地区,因此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整个国家的文化结构上有大的影响力。”曾永森介绍说,马来西亚还保留着很多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中秋节我们一样吃月饼,端午节到处都能买得到粽子,春节有2天的公共假期。”

  曾永森说:“中国的富强崛起会助力文化的传播。希望海外的华侨华人看到这个趋势,身体力行来推行中国的传统文化。”

  他认为,华侨华人要了解东盟的背景,了解他们文化的传统,在推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要有耐心,要慢慢来,要懂得审时度势。比如舞狮,我们华人推广了整整20年之后才看到开花结果。

  3传承人才亟待培养

  在萧鸣政看来,高素质的传统文化传承人才、传统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传统文化产品销售人才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

  萧鸣政系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对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有独到见解。

  萧鸣政说:“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紧缺,尤其是高素质的传承人才十分紧缺。”他说,比如说孔子学院的老师,如果只懂发音、语句,只知道这个字怎么念,却不懂其中的典故和文化内涵,不能从这个字里面去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中文教学就过于简单了,中华文化的精粹也就黯然无色了。也就是说,这样的老师是不合格的。

  他说:“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要把文化开发与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比如说在美国,一些华裔的小孩学习成绩就比其他的美国人要好,人家就相信中国的家庭教育文化是好的。这就有待好好开发和传扬。”

  萧鸣政表示,传统文化是软实力,但是把它和硬实力相结合更有益于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