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展会资讯 > 详细内容

第三届中国文化节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

2013/09/23 09:41:25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大中小

  9月21日,德国杜塞尔多夫市政厅广场上,彩球高悬,乐声悠扬。出入口各蹲坐着一对石狮子,它们身后是一丈多高的红色木制牌坊,中间用汉字写着“欢迎光临”。恰逢杜塞尔多夫市政府举办第三届中国文化节,当地企业和民间团体纷纷送上带有浓烈中国元素的舞蹈、书法、武术等节目。把活动推向一波波高潮的,则是“感知中国·重庆巴渝文化德国行”带来的杂技综艺演出、巴渝风情图片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感知中国”和“中国文化节”联袂登场,杜塞尔多夫市长迪尔克·埃尔贝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难抑兴奋之情。他说,中国和杜塞尔多夫虽然距离遥远,但紧密的交流互动拉近了彼此距离。这种交流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包括人员和文化交流。“相信今天的活动一定能让德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理解更多。”

  广场主席台一侧,蜀绣、剪纸、叶脉画、面塑、布艺和糖画等6个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现场互动展示,引来诸多观众驻足。

  糖画传承人刘贵兵悬腕、抖勺、淋汁,在操作台上“写”下“中德友好”四个字。看到埃尔贝斯市长走来,他又用糖汁画了一幅肖像,惟妙惟肖,连市长的眼镜框都没有遗漏。埃尔贝斯笑着说,这可比他本人帅多了,关键是好看还好吃。

  面塑传承人谭先华展示的《三国演义》人物个个神情生动,须发毕现。观众们好奇地拿着面塑作品捏捏打打,却丝毫没有损坏。谭先华说,面塑作品保存个100年都没问题。

  剪纸项目传承人杨玲正为大家速剪头像。一位市民提出了苛刻要求:我是属鼠的,能在头像的衣领上给我再剪一只老鼠吗?原来这位叫比吉特的女士去过中国。

  “这不是老城剪影吗!”一句流利的汉语传来。说话的这位是北威州投资促进署的奥特马尔·贝克尔先生,曾到过中国很多城市。贝克尔先生自告奋勇,向周围民众介绍起了剪纸艺术和巴渝风光。

  波鸿大学学生瓦萨在现场当志愿者。她说:“虽然我只去过一次中国,但我立刻就爱上了那里的风景,那里的人民。”瓦萨即将从汉学系毕业,她说自己将来一定要找一份同中国有关的工作。

  杜塞尔多夫小学校长克劳斯·博纳瓦萨对本报记者说,自己从未去过亚洲,对中国更是了解不多。希望明年能借一次国际会议的机会到中国看看。中国和杜塞尔多夫关系这么密切,将来在学校里也可以多一些这方面的介绍。

  据介绍,重庆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9项。国务院新闻办秘书长才华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和精神财富,这次参加“感知中国”活动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的是祖传手艺,有的是半路出家,但凭借对祖国文化的热情和自身的努力,传承并发扬了非遗项目。在德国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传播中国文化,也能让外国民众感受到普通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和对美好梦想的追求。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