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九成文化产业园亏损招商难 退出机制酝酿中

2013/09/17 00:00:00 文章来源:搜狐
分享到:  
大中小

  对于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模式推进的文化产业,有学者指出这种发展方式目前已遇到瓶颈,政策红利已经衰减。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提出了上述观点。

  他指出,中国文化产业依靠政策推动、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式,明显区别于西方国家以市场消费为推力、自下而上模式,而且政策红利已快用尽。他举例,全国曾有30至40个园区争建“孙大圣故里”,但往往很多新建城区沦为“鬼城”,新建景区变成“鬼景”。

  文化产业园背后弊端丛生 细数五大乱象

  不到10%的文创园盈利

  文化部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曾在2012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国成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为2000家左右,总体发展健康。但有数据显示,只有不到10%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真正盈利,超九成处于亏损、招商难局面。

  还有学者建议所有文化创意产业园需要重新评估、规划和提升。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少峰表示,有些文化产业园面临缺乏核心资源、无法进入相关行业、缺乏营销意识等问题,政府一味推广扶持政策、建立文化产业集聚园,但产业集聚效果并不显著。

  陈少峰认为,政府“不需要做很多被人家忽悠的事情”,今后在制定政策上可以考虑根据经济、产业发展规律做回归价值评估。

  他发现,文化产业的收入有延期化,前期要培育,后期要产生收入,这个时间比办工厂的时间长很多。但现在很多动漫园和影视基地都是没有收入的,政府还给予补贴,“这种东西你不能把它叫产业。”陈少峰说。

  想办法杜绝“吃政策”

  为解决政策红利衰落期的发展瓶颈,金元浦认为要关注消费。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消费占据整个消费的30%以上。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说明我国消费问题已经被空前凸显出来。他预测在未来3到5年间,文化消费能够提升30%。

  陈少峰认为,国内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为平台建设,但今后应着重支持内容产业和品牌的塑造。他指出,现在中国最赚钱的文化产业都是做平台,包括电影院线比电影内容制作公司更赚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中国内容制造会萎缩,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他表示还要想办法杜绝“吃政策”的做法。很多地方的园区都提供了高额优惠。以北京市2006年出台的《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例,自2006年起,北京市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扶持。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新办文化创意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自获利年度起2年内免征,2年后减按15%税率征收。

  陈少峰说,现在“吃政策”的人不少,企业在这个园区里呆上一年半,把优惠“吃”完,到下一个园区去,这是很糟糕的做法。

  “两会”期间,文化部提到将建立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退出机制。实际上,2012年2月,文化部已表明此立场,将实行优胜劣汰,每两年进行一次审核,不符合园区管理办法的将予以取消。目前,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退出机制正在酝酿中,相关政策出台后,将引领文化产业园建设进入良性发展道路。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