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English|加入收藏
  • 资讯
  • 公告
  • 会员
  • 政策
  • 活动
  • 首 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动态
  • 协会活动
  • 会员风采
  • 行业资讯
  • 国际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服务
文化产业协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产业观察 > 详细内容

数字出版要敢于跨出第一步

2013/09/17 00:00:00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大中小

  传统出版迈向数字时代,是出版业的大趋势,也是近日召开的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的主题。在一个互联网用户和移动用户数量均居全球首位的国家,出版业走向数字化在情理之中。有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数字出版产值只有213亿元,2010年已突破千亿元大关,2012年达1935亿元。

  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字化挑战,传统出版人面前有三条道路:领头、跟随和出局。有用户就有需求,有成千上万个用户就有千变万化的需求。在中国做数字出版,前景人人称道,但真要去试水温、“吃螃蟹”,很多人就开始变得蹑手蹑脚。

  几年前,数字出版兴起之初,出版人就怕赶不上这趟车,一窝蜂投身其间,有的组建集团、有的成立部门,与技术商、平台服务商合作。几年下来,辛苦栽下的树种,有的夭折,有的让别人摘了果子。一些两手空空的出版人开始感叹:“不做等死,做了找死。”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嘴上说要紧跟数字出版形势,心里却还在打传统出版的算盘。

  为什么有畏难情绪?归根到底还是心里没底,对数字技术陌生。这一代出版人对互联网技术大多不太熟悉,而在传统出版领域,他们早已驾轻就熟,占领了一块稳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现代出版业起步较晚,传统出版的市场份额还未饱和,从局部来看,还会出现不降反增的现象。但出版人不能被这种暂时的现象所迷惑,毕竟,时代的变化是不由人控制的。不了解互联网,不去敲击键盘,再有经验与智慧,这个世界也离你的想象很遥远了。因此,出版人应放下包袱,向新技术学习取经,冒险不是盲目和头脑发热,而要摸着石头过河,备好干粮上路。

  “内容为王”是出版界的铁律。不久前,某些电商在事先没有与出版社打招呼的情况下,进行了“电子书0元下载”促销活动。一些出版商对这种“自残式促销”不太感冒,立即暂停了与电商的合作,撤下电子书。出版商提供内容,技术商搭建平台,数字出版就是这样一个共建的产业链。在此过程中,技术商要尊重内容,不管技术有多前沿,都要知道,能与内容相结合的技术才是有价值的;而出版商则要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内容,适应读者碎片化阅读、延伸阅读、屏幕阅读以及互动阅读的需求,二者只有同心协力,共荣共生,才能使数字出版的产业链顺畅运转,获得长足发展。

  数字出版已经进入春天,但春天除了山花烂漫,还要面对青黄不接。有学者曾说:“三月播种,九月收获,四月不要哭泣。因为大地已经平整,种子已经发芽。”越是秋收在望,就越需要出版人在数字化时代,能与技术商一起合作,共同跨出这第一步。

最新文章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保税运营中心投入使用
  • 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在京开幕 双方文化贸易潜力巨大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创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20%
  •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将达38.4亿元
  • 创意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天津神界打造津版四大名著漫画
本山传媒联合波克城市强势进军手游
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幕

热门文章

  • 什么成就儿童文学十年黄金期?
  • 第七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圆满落幕
  • 演艺市场:告别奢华,回归正常
  • 大黄鸭背后的“荷兰创意”
  • 汉字书写,从热爱开始
  •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补贴园内企业

      ©2013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备案号:京ICP备130421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754号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网站地图